“疫”无反顾,师者同行——记管理学院教师邓昌福坚守校园同心抗疫
日期:2022-11-22 10:30:19  发布人:宣传部  浏览量:0


    道之所存,师之所存。11月8日,面对来势凶猛的新冠肺炎疫情,学校快速响应、统一部署,启动线上教学。管理学院公共管理系邓昌福副教授毅然驻守学校,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心全力站好教学每一班岗。11月13日,管理学院通讯社对邓昌福老师开展了专访。


潘洪峥:邓老师您好,我是管理学院通讯社记者潘洪铮,请问您是什么时候到学校工作的呢?

邓昌福:我在中共重庆市委党校退休后,机缘巧合下来到管理学院担任专业教师,算起来已经整整十年了。

潘洪峥:您如何理解当前的疫情防控政策?

邓昌福:全球性疫情已经持续三年。放眼全世界,我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以最快的速度筑牢了人民生命安全的“防火墙”,在整个防疫过程中把损失降到了最低,充分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潘洪峥:请您谈谈对学校疫情防控工作的看法。

邓昌福:我作为老教师,从业几十年,第一次看到学校两万名师生员工团结一致共同抗疫,学校领导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全体师生顾全大局、服从安排,各项工作井然有序、后勤保障切实有力、精神风貌积极健康,深感震憾和由衷敬佩。

潘洪峥:工作中您会不会感觉到很有压力?

邓昌福:对于我们这些老同志来说,好像真的想不到还有什么更大的辛苦。我们这一代人出生在建国初期,在共和国的旗帜下,伴随着国家成长而成长,能够深切地体会到一路走来的艰辛。所以,从国家发展大局和我们生活过程来讲,我觉得没什么太大的困难。

潘洪峥:疫情期间,课堂从线下搬到了线上,整个教育教学模式都发生了变化,对此,您有什么体会和感想?

邓昌福:疫情期间,通过网络开展教育教学已经成了常态化的教学模式,它对我们老师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我们过去的教学模式和方法都得顺时而变来适应新要求。过去我询问过学生是否喜欢上网课,很多学生都说不喜欢。当然如果从教学的形式和结构来讲,肯定是线下更具优越性的。但是做好线上教学工作既是时代要求,也是新的挑战。

潘洪峥:对于这次疫情的爆发,是什么让您依然坚守在校认真开展教学工作呢?

邓昌福:更多是作为一名教师教书育人的初心和作为一名老党员的责任心。疫情期间,我们整个教师团队都在认真开展线上教学。我们的年轻教师,还能利用更加先进的理念和手段让线上教学更有效,我觉得他们比我做得更好;为保障学院正常教学运行,学院班子成员、行政管理人员和辅导员克服困难,与学生一起在学校生活,齐心抗疫。我们学院的老师们都非常敬业,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都在尽心尽力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认认真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义务。

潘洪峥:一系列疫情防控工作中,有什么事情触动到您?

邓昌福:三年疫情天都在发生,不管是老师还是行政人员,包括很多学生,都在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领域做出贡献。新学期以来,我们学校进行了一些调整,领导班子换新后管理人员相对年轻他们都在默默承担守护学院的责任。我觉得我们的学生更令我感动,很多学生大学生活都是在疫情中度过的。我们的学生在关键时刻用自身的行为展现出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和担当,这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最值得欣慰的,也是最能触动内心的。

潘洪峥:重庆本次突发疫情大家都变得焦虑,我们应该如何调节自己的心态呢?

邓昌福:大家出现心理上的困扰可以理解的。就调整心态来说,首先学院领导干部要做好表率,积极面对,发挥“头雁作用”,让广大师生放心;其次,广大党员同志要积极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抗疫保驾护航,让广大师生安心;最后,我们学院的领导教师、学生要坚定信心、团结一致,凝聚广大师生抗疫同心。抓住“放心”“安心”“同心”这“三心”,展现师生整体精神风貌,以积极心态面对疫情,焦虑就自然会得以消解。

潘洪峥:对经历疫情的我们这一代大学生有什么寄语?。


邓昌福疫情对于当代大学生,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我们生逢其时,重任在肩。当代大学生除了应当树立责任意识、认真刻苦学习、注重健康生活、养成良好习惯外,还应借此机会将自已的理想和祖国的前途、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牢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核发:0 点击数:0 收藏本页